金川区人民检察院
您所在位置: 首页 > 正文
以案释法

【以案释法】拉车门“零元购”?小心人生“负分清退”

时间:2025-02-28 10:12:45 来源:  作者: 点击数:


 

 

 

拉车门“零元购”?小心人生“负分清退”



夜幕降临,街头车辆整齐停放,看似静谧的场景下,却暗藏危机。有这样一群身影,在车边悄然穿梭,轻轻拉动车门,满心以为是开启了 “零元购” 的便捷通道,殊不知,这一拉,拉开的是触犯法律红线的大幕,而他们,大多还是尚未成年的孩子。

 


案件回顾】

 

2024年11月某日凌晨,未成年人小明(化名)在某小区内,采用随机“拉车门”的方式实施盗窃,窃取数额较大的财物。因小明刚满16周岁且有盗窃前科,检察机关对小明提起公诉,经人民法院审理,小明最终被判处刑罚。类似案件中,未成年人小文和小华也因多次“拉车门”盗窃,被法院判处刑罚。

通过上述“拉车门”盗窃的方式屡见不鲜,因其作案时间短,手段简单,有多名失管、脱管未成年人通过某网络视频平台知晓该盗窃方式后多次作案。

 

【法律后果】

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,盗窃公私财物,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。对于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,应当负刑事责任;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,犯盗窃罪的,虽不追究刑事责任,但需责令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。

 

【检察官温馨提示】

 

1.警惕——要认识到拉车门盗窃都是随机作案,没有规律可循,司机朋友们要对这种犯罪行为提高警惕。

2.保管——切勿在车内存放大量财物,离车后应将手机、现金及贵重物品随身保管。

3.停车——尽量将车辆停放在有监控或有人看管的停车场或车库。

4.检查——离车后,每次用遥控锁好门还需再拉一下车门检查车门是否上锁,避免疏忽大意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。

5.挽损——若遭遇拉车门盗窃请尽快拨打110报警,以便及时追回丢失的财物。

 

【检察官对未成年人的警示】

 

1. 切勿抱有侥幸心理:未成年人要明确“拉车门”盗窃并非简单的恶作剧,而是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。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并非无限,年龄不能成为逃避法律制裁的借口。

2. 抵制不良诱惑:未成年人应自觉抵制不良行为的诱惑,避免与社会上的不良少年交往,同时要学会分辨网络视频中行为的是非黑白,自觉抵制不良行为,珍惜学习机会,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。

3.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:未成年人要提高警惕,避免因一时贪念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,同时也要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

 

【检察官对家长的警示】

 

1.加强品德教育

● 树立正确价值观:通过故事、绘本、生活实例等方式,向孩子传递诚实、正直、尊重他人财产等价值观,让孩子明白盗窃是不道德且违法的行为。

● 培养同理心:引导孩子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,体会被盗者的痛苦和损失,增强孩子的同情心和责任感。

2.关注孩子需求

● 了解心理需求: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,及时发现孩子是否因为想要某样东西、渴望得到关注或其他原因而可能产生盗窃念头,及时给予关心和引导。

● 合理满足需求:对于孩子合理的物质需求,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应给予适当满足。同时,也要让孩子明白物质获取需要通过正当途径。

3.建立规则意识

● 制定明确规则:在家中建立明确的行为规则,明确规定盗窃行为是绝对不允许的,让孩子清楚知道行为的界限和后果。

● 强化规则执行:一旦孩子违反规则,要按照既定的规则进行适当的教育和惩罚,让孩子认识到行为的严重性。

4.营造良好家庭氛围

● 建立和谐家庭关系: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、关爱,为孩子营造温馨、稳定的家庭环境,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,减少因家庭问题导致的行为偏差。

● 树立良好榜样:家长要以身作则,做到诚实守信,不贪图小便宜,不做任何与盗窃相关的行为,为孩子树立正面的榜样。

5.加强日常监管

● 关注孩子交友:了解孩子的朋友和社交圈子,避免孩子与有盗窃等不良行为的人交往,防止受到不良影响。

● 留意孩子物品:定期检查孩子的书包、口袋等,留意孩子是否有来路不明的物品,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。

 

别以为 “拉车门” 是一场刺激的冒险,能轻松实现 “零元购” 的美梦。对于未成年人而言,这每一次试探,都是在法律与道德的悬崖边跳舞。一旦失足,等待你的不是收获的喜悦,而是人生被 “负分” 填满,最终被美好未来无情 “清退” 的惨痛结局。希望通过此类案例的警示,未成年人能够引以为戒,家长能够切实履行监护职责,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