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川区人民检察院
您所在位置: 首页 > 正文
金检动态

筑牢金融安全网 金川检察在行动

时间:2025-02-12 15:08:10 来源:  作者: 点击数:

 

为提升群众防范意识,近日,金川区人民检察院积极行动,全力投入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教育工作,从源头遏制违法犯罪行为发生。

结合“逢六”包帮活动,干警们在宁远堡镇白家嘴村通过发放宣传手册、拉横幅标语、现场讲解等方式,深入宣传《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》,并积极向过往群众普及法律知识,让群众清晰认识非法金融活动的违法性,掌握有效防范方法,增强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。面对面交流后,许多群众表示对非法金融活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,防范意识显著提高。

此次年初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教育工作,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群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,营造了良好的金融安全氛围。今后,金川区人民检察院将持续深入开展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教育工作,筑牢金融安全防线。同时,对于非法金融活动,本院将依法严厉打击,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和金融秩序的稳定。

 

风险防范提示

 

岁末年初,往往是各类非法金融活动的高发期,一些不法分子打着“高额回报”“快速致富”的幌子,趁大家资金流动频繁、投资理财需求旺盛之际,设下重重陷阱。为了守护人民群众的“钱袋子”,今天就一起来了解如何防范非法金融活动。

 

什么是非法金融活动

非法金融活动是指违法进行的一切金融活动,包括合法金融机构(即金融体系内)发生的非法金融活动和金融体系外的(即社会)非法金融活动。

 

非法金融活动的常见形式

1.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;

2.未经依法批准,以任何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进行的非法集资;

3.非法发放贷款、办理结算、票据贴现、资金拆借、信托投资、金融租赁、融资担保、外汇买卖;

4.有关金融监管部门认定的其他非法金融活动等。

 

 

 

非法金融活动的常见类型

1.非法集资

它常常以虚假项目、虚构公司为依托,向社会公众广泛募集资金。比如,承诺给予投资者年化收益率高达20%甚至更高的回报,远远超出正常投资的收益水平。他们打着“养老项目”“高科技产业”等旗号,编造虚假的商业计划书,吸引中老年人、退休群体投入毕生积蓄。一旦资金链断裂,投资者血本无归。

2.非法借贷

这类活动多存在于民间借贷领域,表现为 “套路贷”。不法分子以低息、无抵押等诱人条件吸引借款人上钩,随后通过签订阴阳合同、虚增债务、恶意制造违约等手段,让借款人陷入高额债务的深渊,不仅财产受损,甚至人身安全也受到威胁。有些年轻人因一时急需资金,误入 “套路贷” 陷阱,最终倾家荡产,家人也备受牵连。

3.虚拟货币诈骗

随着数字货币概念的火热,一些不法分子打着 “区块链”“虚拟货币” 的旗号行骗。他们发行所谓的 “虚拟币”,鼓吹其有巨大的升值空间,诱导投资者购买挖矿设备、投入资金购买虚拟币。但实际上,这些虚拟币毫无价值,交易平台也是非法搭建,随时可能关闭跑路,投资者投入的资金瞬间化为乌有。

防范非法金融活动三大招

第一招:警惕“五点”

1.自称保本高收益的;

2.让你在APP上输入身份证及亲人通讯电话的;

3.贷款要先扣除本息的;

4.电话中索要银行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;

5.让你炒“币”的。

第二招:做到“三个一律”

1.接到陌生电话,只要谈到银行卡,一律挂掉;

2.谈到集资高利息的,一律挂掉;

3.陌生人发来的微信、短信链接,一律不点。

第三招:牢记“三个切莫”

1.切莫贪图小恩小惠,警惕虚假金融产品宣传;

2.切莫相信一夜暴富,投资要走正规渠道;

3.切莫疏于与家人沟通,遇事多与家人商量,远离非法金融活动。